話說好不容易去了夢寐多時的Calvary墓園拍了照片,只是,當天的天氣,其實不算非常理想,所以,不算已經完成了拍攝的目標(擇大雪之日再戰*o*)。想說把那些照片拿來改成黑白的影像,是不是別有一番味道?之前,個人撰寫了一篇《數位彩照轉成黑白,如何才能忠實有味?》簡單的說明了黑白影像濾色的原理與應用,這一回,我們就透過Adobe Lightroom裡的Develop Presets的參數設定來製作一個具有自己專屬味道的黑白設定參數。

過去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提出的Pre-visualize(預視)概念,絕對是鍾情黑白影像的朋友必須養成的本事,當年,AA使用雷登90號濾鏡來觀察景物的灰階調,現在,我們有各式各樣的影像軟體來輔助色彩的灰階化,而且,過去的傳統濾鏡有著被限制色彩數量的原因,往往在色彩灰階化的過程,很難隨心所欲的達到需求(不過,有色彩限制也不盡然是壞事,少了些選擇的困擾>"<),數位暗房軟體可以透過多色濾鏡的強度調整,得到較為精細的黑白影像,現代人拜科技之賜還是比較幸福的(只是有好的暗房功夫的人也少了……)。

話不多說,先來預視一下這張照片吧!我希望前景的墓碑與鮮花凸顯中景的白色雕像反差大一些遠景也可以清晰跟多點細節


進入LR的Develop操作環境,選擇develop presets灰階化參數。


這張影像透過直接灰階化功能得出效果,感覺曝光過多細節較少,再者前景的墓碑與鮮花不夠凸顯,中景的白色雕像反差太小,遠景的曼哈頓高樓是幾乎消失了。


於是,我試著透過調整幾個功能來達到我想要的效果,你看是不是好了很多?


究竟,我調整了哪些設定?


1.basic tone(基本調性)調整,減少了曝光量-1.42、亮部回復+26、暗部加深+7(增加D-max的感受)與加大反差+16(contrast)。

2.階調曲線設定,高光+27、亮部+18與暗部-24,主要是調整反差。

3.重點到了!!!調整黑白濾色的設定,調整紅色+27、橘色+13讓前景花束有較鮮明的灰階;黃色-69、綠色-77讓草地變深色,水藍色-48、藍色-25也是讓天空深暗一些。

4.失光效果-100,讓畫面四周有失光暗角,可以集中觀者的注意力

5.在亮部染色,強化黑白的中間調,影像效果會更加鮮明,另有懷舊老照片的感受

6.再透過"設定同步化",您就會有整系列風格一致的黑白影像囉!


7.當然,不要忘記,把辛苦設定好的參數存成自己專屬的Preset。


利用Adobe Lightroom調整出有味道的黑白影像,是不是很簡單呢?

■ 文章補充:
Convert To B/W pro,我沒用過,不過看了一下功能介紹網頁,有提供數款著名底片的階調參數,感覺很有意思。

不過,這類底片參數,對於沒有用過這類底片,或是沒有長期暗房沖洗經驗的人來說,其實是比較抽象的,只能憑感覺去選擇。

本篇文內所提的預視,當初AA在拍攝前,除了透過觀察濾鏡做灰階分析,再透過點測光精準選擇適合的曝光組合,甚至是如何在暗房沖洗與補強,早就了然於胸,這才是正港的預視。本篇之所以會用預視來說明,也只是因為這兩者都是在處理彩色畫面(一個是實景,另一個是影像)的灰階化,而做這樣的概念沿用,方便說明,希望沒有造成知識上的混淆才好。

網友提到"關於預視,我有另一個預視點,不是在拍的時候,而是在準備要進行後製時。"其實,數位時代,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在處理灰階化的影像,很少有人傻傻的還買了一堆濾色片裝在鏡頭前拍攝(小弟是一個傻>"<),其實,也沒什麼大問題啦,對於影像風格,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也不盡然要把自己鎖死在某種視覺風格之中。不過,您若有心於此,小弟可以提供幾個小建議:

1.找一台有提供黑白效果(含濾色功能)的數位相機,長期使用特定濾色功能拍黑白照,有助於對各色濾鏡所造成的氛圍效果的敏感度。

2.您看了不少攝影書,不過可能偏重在文本內容,也許可以換個角度,多注意一些名作的影像風格,有助於視覺風格的養成。

3.請有拍大量黑白影像的朋友把同一類底片的照片分類好,讓你觀看各類底片特有的調性與質感。


■ 完整相簿:Calvary Cemetery探路 | 淺色Calvary Cemetery | Calvary Cemetery雕像
■ 相關文章:自由女神與"到此一游"的文化污染 / 高譚式的魔幻景緻-calvary公墓
■ LR教學資源:www.whibalhost.com / A wealth of Lightroom tutorials / 教學手冊Image Space Lightroom Tips eBook

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