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數位影像跟數位暗房(影像處理軟體)當道的的時代,傳統暗房是否已經被打入無盡深淵?抑或是,藉由傳統暗房的基礎,讓數位暗房的實踐有更穩固的發展與延伸?
有道是,越難搞(得到)的東西,大家越覺得珍貴,而在攝影圈就存在著幾款夢幻底片,讓攝影人魂牽夢縈,而談到黑白底片有兩款iso25的微粒子底片正是有著讓人想望的魅力,一是幾乎買不到的Agfa APX25,另一款就是有點難搞的Kodak Technical Pan Film。怎麼說難搞?很少底片的EI曝光指數(Exposure Index)可以從16-200這麼廣,而效果更是從綿密的影調到銳利的高反差都有,這是款低寬容度的底片,對於描述高反差環境可能非常的不適合,最好是用於晴天順光、陰天或是調子近似的畫面。而顯影時,如果顯影時間跟顯影液的比例沒有調配精確,有可能就這麼輕易的把你的佳作給毀了!
那,這麼難伺候的底片,為甚麼還要用它?



經過反覆的測試,我以1:44(ex:1毫升原液+44毫升蒸餾水)的比例調製出來的顯影工作液,需要7分鐘的顯影時間;1:47(ex:1毫升原液+47毫升蒸餾水)的比例調製出來的顯影工作液,需要8分鐘的顯影時間。顯影時盡量不搖晃,減少反差提高的可能,如此參數下顯影出來的影調有著極佳的反差片基,歡迎大家自己進暗房試試看。

ok,檢視一下成果吧,將底片掃入電腦,不需要透過調整就得到很棒的反差與極黑濃度(D-max)的影調,人物皮膚的粒子細膩,階調間過渡得很滑順,放大的細節仍十分清晰,相信我,一旦嚐過TP的美好,絕對會深陷其中的。
■ 其他TP放大細節影像:連結1 / 連結2 / 連結3
■ 相關文章:[數位暗房] 數位彩照轉成黑白,如何才能忠實有味?
■ 參考資料:KODAK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an Film
類別: 黑白暗房
0 回應: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